剛剛過去的一年,一大批重大項目集中開工,一攬子好政策落地落實,一系列改革措施取得重大突破,寧夏邁向高質量發展的腳步愈加堅定。
站位新發展階段,寧夏如何主動融入新發展格局,把握機遇、抓住機遇、用好機遇,努力實現高質量發展?在自治區十二屆人大五次會議上,代表展開熱議。
找準自身位置和比較優勢,沉著應對“變”與“不變”
“要清醒認識到,我們還處在工業化的中前期、城市化的拓展期、信息化的初創期,經濟結構矛盾突出、資源環境約束趨緊、增長動力后勁不足、質量效益仍然偏低等深層次問題依然存在,與全國平均水平相比、與東部發達地區相比,寧夏既面臨著解決發展不足的迫切要求,也面臨著提升發展質量的現實難題,更面臨著追趕發展的歷史任務,因此推進高質量發展、融入新發展格局的形勢更為緊迫、任務更為艱巨、責任更為重大。”自治區人大代表李郁華說,我們要找準自己在國內大循環和國內國際雙循環中的位置和比較優勢,深刻理解發展環境的“變”與經濟基本面的“不變”,保持戰略定力,沉著應對,積極探索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的有效路徑。
李郁華代表認為,要重點從三個方面突破:一是在提高供給體系與統一市場的適配上求突破。堅持以園區化、鏈條化、智能化為方向,加快九個重點產業向高端化、綠色化、融合化方向發展,由單純出售產品為主向“產品+服務”轉變,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提升寧夏“買全球,賣全球”的能力。
二是在提高創新能力與產業轉型的聯動上求突破。優化布局一批技術創新平臺,加強核心技術攻關,提升資源配置效率,放大生產要素效用。堅持集群化、集聚化發展,招引一批具有標志性、引領性和輻射帶動作用的重大項目,抓好新興產業發展,實現“鳳凰涅槃”,推動落后產能淘汰,加快“騰籠換鳥”,推動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堅持全鏈布局,高水平建設國家新能源綜合示范區。
三是在提高內陸開放與內引外聯的協調上求突破。積極融入和服務共建“一帶一路”,深入推進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建設,加快破除制約融入囯際大循環、國際國內雙循環的堵點問題、機制障礙。加強與沿黃省區的交流協作,加強與京津、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及長江經濟帶、中原城市群等合作,在高水平開放中拓展空間、轉換動能、增強活力。
克服思想頑疾,鼓勵單項冠軍出去“闖蕩”
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告訴我們,開放帶來進步,封閉必然落后;要贏得優勢、贏得主動、贏得未來,必須順應經濟全球化,依托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實行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
“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審時度勢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重大戰略任務,生動體現了黨中央實施更加積極主動開放戰略的堅定信念。面向未來,我們要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堅定不移推動高水平對外開放,為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強大動力!”自治區人大代表馬利君說。
長期以來,受地域文化的制約,寧夏企業相對安穩保守,要實現對外開放,在意識上、思想上要克服頑疾,大膽走出去。“讓所有行業都‘走出去’不太現實,但我們可以單項突擊,推選一些單項冠軍大膽走出去。”馬利君建議。
“目前我們的很多大項目產品在國際上沒有優勢,但是就單項技術來說,拉出去完全有比較優勢,有資格出去‘闖蕩闖蕩’。這樣不僅能釋放國內過剩的產能,減少同行業之間內卷式的競爭。企業的素質和水平也會得到大幅提升。”馬利君說,希望能以知識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的行業或方向,鼓勵企業走出去。
融合發展才能贏得未來
“深耕枸杞產業這么多年,我深深感到寧夏優質特色產業發展速度仍然緩慢,核心問題還是宣傳力度不夠,融入全國經濟環境中的力度不夠。”自治區人大代表郝向峰說,“寧夏特色產業要走出去,也要請進來。建議寧夏借助枸杞地理標志證明商標的成功注冊,在每年一度的枸杞博覽會上開設國際板塊,以此擴大寧夏枸杞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更好實現寧夏枸杞走出中國。同時建議發展壯大寧夏旅游產業,開發利用好寧夏的旅游資源,吸引更多的人來寧夏。”
作為一家枸杞企業的負責人,為什么建議發展旅游產業?郝向峰代表表示,旅游產業看似是旅游,但對宣傳一個地域來說,是一個非常好的載體。只有讓更多人走進寧夏了解寧夏,才能把寧夏優質特色產業和優質特色產品帶出去、走向全國。“發展壯大旅游產業后,其他各個產業帶動作用自然而然會顯現。擦亮寧夏的旅游品牌,比我們在任何地方宣傳更有效!”
“很多游客到福建旅游就會買鐵觀音,到杭州要買西湖龍井。而到我們寧夏來旅游的人,一定會買枸杞。近年來我們發現,寧夏枸杞銷售80%是靠旅游帶動的,而在電商平臺,在旅游經濟帶動下,百瑞源的枸杞高端產品銷量遠遠高于普通產品。因為游客來到寧夏后,通過旅游體驗枸杞生產加工全過程。”郝向峰代表說,搭乘旅游快車,擦亮了百瑞源的枸杞品牌知名度,是產業融合發展的生動體現。(記者 尚陵彬)